top of page

2023 年香港油画大展

Hong Kong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2023

山花浪漫時


這本集子,是三年疫情結束後的重新策劃和徵集的一本新畫冊。內容是全新的。香港畫家有55 位,法國四位,內地18 位教授,一共有77 位油畫家共聚一堂,亮出200 幅左右的大大小小的油畫作品。各種風格和技巧、各種各樣的思緒和情感都表現出來並且匯集在一起,化作一幅幅油墨淋漓的作品。真的有琳瑯滿目、蓬蓽生輝之感。這裡有比較成熟的老畫家的作品,也有新銳年輕人探索的新篇章,既然是《香港油畫研究會大展2023》年的大型活動,我們還是要採取比較寬容和自由的一種表達方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吧,大家可以亮出自己的最新作品,熬了三年多的疫情磨難,難得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匯聚在一堂,進行一場交流、切磋、學習、研究、觀賞的會,不亦樂乎?當然,最後我們要達到一種提升,而不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的自我陶醉和滿足的心境。這也是一場少見的、難得的香港本土油畫家的大展。


大家都知道油畫是西方發明的,歷史悠久,可是至今能夠蓬勃發展將會在中國,大批的油畫藝術愛好者,群星璀璨,一片繁榮景象。未來的大師也一定會在中國出現,而只有那些深愛這塊土地的人才會得到這個殊榮!我相信這也是歷史的必然。我們很高興見到的李鐵夫、林風眠、陳海鷹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一同展出,為此我們花了很大的心力。他們都是極其優秀的藝術家,而且這些畫家與香港文化界、藝術界關系密切,又曾經在香港生活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們本身的人格和藝術魅力至今未減,反而成了一頁抹不去的歷史輝煌。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前輩的業績就是我們晚輩前進的動力和燈塔。我希望通過此次的拋磚引玉的藝術活動,加深對香港文化歷史的瞭解和挖掘,產生一種認同感和自豪感,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


我們的工作難免會有一些偏差,一些優秀的香港畫家的作品未能一一選入展覽,其中也有各種原因,也可能掛一漏萬。之前我們也做出了宣傳,自願報名,擇優取錄。沒有任何的門戶偏見。我們以「油畫的特殊性語言」作為標準,評委都是一批資深的畫家,火眼金睛,有實踐經驗,也有思想高度。我們相信偉大傳統的經典魅力,我們熱愛大自然,我們敬畏萬有生命的價值。我們全憑著一股熱情和良知做事。未來我們還希望把這樣的展覽擴大化、升級化、優質化。自然希望香港大眾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共同為香港的美麗天天空,增添一朵鮮花。我們還難得邀請了法國四位著名畫家和內地18 位資深的油畫家教授。通過這些作品的展示,我相信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無論在專業性角度和大眾鑑賞方面都會得到啟迪的。彌補了香港地區長久以來香港油畫家集體失語、集體沒有落腳地盤的尷尬和失落的痛苦。希望此次的展覽也在一定程度上窺視和瞭解了當今世界和內地學院派的一點端倪,我相信很多地方值得香港人學習和借鑒。


中央政府已經明確的規定,香港要建立一個《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非常明智的定海神針之舉。香港目前迫切是還要建立一家《香港美術學院》,雖然八大院校都有藝術系。但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政,如果政府能統一規劃,成立一間獨立的《香港美術學院》,也可以節約公幣,事半功倍。功莫大焉!對香港未來的文化藝術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和作用的。一定會如虎添翼,錦上添花。美術學院的學術化、專業化、權威化,一定會為香港未來的發展產生巨大的貢獻的。


五年出本科生,十年出博士,我們的人才輩出,文化的自信和力量不是指日可待嗎?我們還要仰人鼻息,必須做洋人的奴隸嗎?厘清香港文化藝術的脈絡,這是我們後輩的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責無旁貸。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有自信,未來的文化責任和發展,身為中國人也應該有承擔的勇氣。把「硬體」搞好,還要有「軟實力」,「軟實力」不易體察,但往往是最有力量的,直達心田的,也是「潤物細無聲」的精神財富。所以把前輩的作品一同展覽的目的,就是重新尋根問祖,這也可能是香港首次進行的文化藝術溯源追根的展覽,它的意義是巨大的。我們把香港繪畫藝術的美術史追根到100年前,瞭解前人的學習方法、師承關係、中西文化交流和創新等等問題,都是一筆遺產。這是被人遺忘的一頁燦爛的美術史,這也是一張香港文化藝術的名片。遺憾一代大師長期被人冷落和遺忘,是我們後輩的羞恥,也是香港人的傷痛。我們不能尊重前人的業績,還有什麼可以,可能會創造更好的未來的輝煌?


最後,我們香港油畫研究會所有同仁要真心感謝一些誌同道合的畫友、朋友和熱心大眾的支持和愛護,是他們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我們的小小油畫會。我們還要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此次的贊助,使我們的活動在沈寂了三年多的時間裏再邁上征途,重新出發,迎著朝陽前進!


2023 年10 月於香港

展出画作
​Exhibited Paintings

bottom of page